政策方面
补贴与优惠政策:国家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,出台了免征购置税、汽车下乡等政策,降低消费者购车和使用成本,激发市场需求和潜力,这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占比的持续增长。如2024年提高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,促进了市场与政策的良性互动,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。
电动化时间表与禁令:约40个国家/地区立法制定了全面电动化时间表或颁布了燃油汽车禁令。各国纷纷增加财政开支用于促进电动汽车发展,例如2020年疫情爆发后欧洲多国加大电动汽车购置补贴力度,美国市场上电动汽车单车补贴上升幅度大,这些都反映出政策积极加码,驱动新能源汽车发展。
产品技术方面
电池技术突破: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转型提升,动力电池技术有突破,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,降低热失控风险,降低制作成本。众多车企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下功夫,降低油耗,提升续航,使得新能源汽车更具竞争力。
车型丰富多样:几乎所有传统汽车巨头都开始电动化转型,加紧推出电动汽车车型,设定电动汽车销量目标。近年来电动汽车车型愈发丰富,截至2021年末,全球电动汽车可选车型已经接近450款。中国市场上电动汽车可选车型有298款,最是丰富;欧洲市场上电动汽车可选车型有184款,美国市场上电动汽车可选车型缺乏,但未来产品阵列扩充潜力巨大。
智能化优势:车辆智能化方面新能源汽车超越燃油车,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,还是移动智能终端。例如比亚迪与华为合作,在智驾领域有望更优,吸引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。
消费者需求方面
使用成本低: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低,购买价格改变,动摇消费者对燃油车的执念。像比亚迪的可油可电的插电式混合动力,解决充电与里程焦虑,车型选择多元,还有远程遥控、智能语音控制等功能,满足消费者多方面需求。
环保意识增强: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,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优点是不排放尾气或者尾气污染极小,相比燃油汽车在环保方面更具优势。在全球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的背景下,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者的更优选择。
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预测
两极分化明显:在中国环保事业深入推进和政策补贴的影响下,新能源汽车企业早期发展迅速。如今补贴下降、门槛浮动,市场需求增大且要求更严,这对企业的质量和技术体系是新的考验。企业是否创新、有无核心技术和完整产业链,将决定其市场份额竞争结果。随着市场优胜劣汰加速,内部分化会加剧清洗过程。
电气化标签清晰化:虽然目前新能源汽车在续航、电池技术、维修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,但相比传统燃油车仍有先天优势。即使燃油车、混动车、纯电动车长期共存,“电气”仍会是未来发展标签。从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从不到2%到超越传统燃油车(预计十几年内)的变化可看出这一趋势。
智能化与网联化: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智能家居概念普及的当下,智能、信息网络、自动化概念逐渐渗透到汽车行业。新能源汽车凭借“延迟开始”的优势率先踏入科技前沿领域。为抢占市场,新能源汽车厂商布局先进辅助驾驶系统、对接智能网络技术、嵌入传感器和雷达等元器件,以增加产品附加值。
国际化发展趋势:全球范围内,能源和环境问题促使各国将节能减排、绿色发展作为国家战略,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共识。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千万辆,预计2025年将突破2500万辆。海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空间大,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提供机遇。中国新能源车企为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加快出海步伐,出口规模大幅增长,国际化布局成为重要趋势。出口车型以乘用车为主,纯电动车型在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出口中均占主导地位,出口目的地主要为欧美、东南亚等地。
政策支持下的持续发展:中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七大战略产业之一,国家高层号召发展新能源汽车,相关发展政策相当健全且不断系统化。中央和地方政府给予多种扶持政策,如补贴生产成本差价、减免购置税、补贴新能源公交车运营、设置专用车牌、给予优先道路通行权等。在这些政策鼓励下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呈螺旋式上升,随着快速发展,政府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,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模式成为世界汽车强国研究样本。
上一篇:中工人的无私奉献
下一篇:没有了
销售经理 周经理
销售热线 17707229999